桤泉镇 - 地理概况

桤泉镇属平坝区,桤木河、泉水河由北向南流经境内,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玉米、红薯、土豆等农作物,历年都是商品粮食基地、崇州市生猪发展基地,全乡养鸡大户24户,每年向市场销售鲜蛋30吨,提供食品鸡10万只。企业生产主要以酿酒、制革、竹编为主。桤泉乡生产的酒类产品,以其酒香醇正、回味悠长而畅销全国。制革行业中的“蜀渝皮鞋”,已成为崇州制革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产品,除畅销内地各省市外,还远销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境内建有自来水厂、医院、中小学、邮电所、广播站等。光纤、道路、电话、供电“四通”工程,遍及全乡,形成网络,四通八达,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桤泉镇 - 经济发展

桤泉有丰富的竹资源,竹编业历史悠久,已成规模。同时又是休闲、避署、旅游的好地方,有绵延几公里的陈斑竹林。在刘氏庄园陈列馆近处,一因竹海而闻名川西坝子的余湾岛,四周环水,岛内面积30亩,全被慈竹履盖,有名的专家学者曾来此观光考察,并在《成都晚报》亮机登场,“川西竹海―余湾岛”。
桤泉镇养殖业以生猪、蛋鸡、肉蛋鸭为龙头,常年生猪存栏数16000头,年出栏肥猪30000余头,养鸡、养鸭专业户近百家,产供销一条龙的运作方式已经形成。
桤泉是酿酒之镇,高峰时期大小酒厂70余个,其中大明酒厂生产的大明醇系列酒,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廉,畅销全国各地,深博消费者厚爱。川香春酒业有限公司等酒业公司产品初占市场,日趋发展壮大。
民营企业“蜀渝皮靯厂”占地面积20亩,从业人员300多人,年产各式男女皮靯43万双,该厂注重产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跟踪市场信息,产品畅销不衰,蜀渝皮靯成功地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和地区,年创利税90万元。
桤泉镇“大石桥开发区”是四川省批准的省级镇镇企业示范小区,享有各种优惠政策,为和投资者共谋发展,可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2008年,桤泉镇正在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内引、外联的招商引资,已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成都市美宁罐头食品有限公司,首期投入2500万元,明年将加大大田蘑菇和红提葡萄种植面积;场镇已具规模。桤泉这方热土,是广大商家客户投资的理想之地,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参观,投资洽谈。一万多勤劳朴实的桤泉人民热诚欢迎您。
桤泉镇 - 新农村建设

2007年9月2日,桤泉镇农村新型社区奠基仪式暨“红提甜美之夏特色农产品展示会”在桤泉镇隆重举行。参加奠基仪式的有来自省、市相关部门的领导,崇州市“四大班子”的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成都市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奠基仪式于上午11点18分开始。这标志着桤泉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桤泉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拟建于桤泉镇中和社区,安置农民3646人,净用地面积206380平方米,建筑面积14.86万平方米,公共建筑、服务用房7438平方米,营业用房14876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7235.97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将实现生建村农民的整村集中居住,满足鹰马龙、互利达等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公司对土地成片流转、规模经营的需要,同时可新增359亩建设用地指标等量置换到崇州市城区使用。
桤泉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是成都市2007年推进“三个集中”的重大项目之一。为了使该建设项目力争在2008年6月底前全面竣工,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通过成都市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崇州市兴镇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积极筹备和运作,截止到2008年,项目的“三通一平”工作已于8月26日开始了道路和围墙的建设。预计在9月底前实施样板房建设,10月底前该项目的主体工程将全面开工建设。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居民世代沿袭下来的生活习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将大大缩短城乡差距,对我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文明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8年4月16日下午,国家农业部种植业司正处级调研员曾令清,四川省农业厅粮油处李学义副处长,在市领导和市农发局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桤泉镇高新现代农业园区,进村入户、下田间、进大棚,对桤泉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产业、提供产业服务、城乡统筹、农民新居建设以及农村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情况进行综合全面调研。
桤泉镇 - 党政建设

一抓细节,正会风。针对少数干部纪律意识淡化,上班迟到早退、随意离岗串岗和开会打手机、讲小话等会风会纪散漫现象,十桤泉镇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抓住细节不放,从严规范会风会纪,严格执行签到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等,使干部职工在纪律面前不愿违,也不敢违。
二抓学习,强素质。抓住创新作风建设的宣传教育机制,着眼于教育提高、促进工作,着眼于增强合力、促进和谐,真正建立一批心系群众、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党和人民干部队伍。
三抓监督,促规范。十直镇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以开设意见箱、开通投诉电话、公开举报方式,建立监督检查小组,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采取“一看、二听、三查”的方式,不定期对镇级各单位机关作风进行全面检查。并每月通报一次。
四抓制度,严管理。在严格执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六项制度”和“两牌一证”的落实及中央四个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贯彻落实。
五抓服务,树形象。按照建设服务型机关的目标,以改善服务态度、优化工作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为重点,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和服务理念,努力塑造“务实、高效、廉洁、文明”的机关形象。
六抓结合,重实效。在抓作风建设的同时,注重与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和廉政文化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确保以作风建设推动工作落实,以工作落实检验作风建设成效。[1]